【學科競賽】我院學子在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第十屆材料熱處理創新創業賽中喜獲佳績

發布者:李泳鋒發布時間:2024-11-13浏覽次數:24

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承辦的第十屆材料熱處理創新創業賽總決賽于713日至14日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成功舉辦。本次總決賽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54所高校的566支隊伍參加(其中本科生組323支,研究生組243支),參賽師生達2500餘人,規模創曆屆之最。

我院共有兩支本科生隊伍參賽,其中一組進入到最後的總決賽獲得國家二等獎,另一支隊伍獲得大區賽銀獎。進入決賽的隊伍參賽隊員有楊若婷、何文楊、張舒欽和盧樂琪,指導教師是陳長玖和張金勇。該組區域賽的參賽項目為“碳化物增強Nb-Ta-Ti-V-C難熔高熵合金顯微組織、力學性能與熱穩定性研究”,以 Nb-Ta-Ti-V-C難熔高熵合金為研究對象,設計了具有室溫大塑性變形能力的Nb22.2Ta22.0Ti23.9V21.2C10.7難熔高熵合金,研究了該合金熱處理前後微觀結構、力學性能的變化,探究熱處理對難高熵合金組織與性能的影響。決賽階段參賽隊員針對抽中的決賽題目設計出了“GCr15Si1Mo納米貝氏體滲碳軸承的制造及質量檢驗”,包括選材原因、軸承制造流程、熱處理工藝規範、熱處理設備以及質量檢驗。納米貝氏體軸承鋼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比傳統滲碳軸承鋼具有更高的耐磨性、更高的滾動接觸疲勞壽命,在原材料成本方面更有優勢。

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旗下的“材料熱處理創新創業賽”作為材料領域的專業賽事,一直以“學以緻用,觸及巅峰”為理念,面向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在校大學生。已連續舉辦九屆,并連續五次入選《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分析報告》榜單,充分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材料熱處理理論、應用水平和創新創業成果的平台,受到各高校和行業的普遍關注。

大賽自今年2月啟動報名以來,得到了有關院校的積極響應和支持,經過校賽選拔推薦和自行申報,共收到207所參賽高校的1598件作品報名參賽,其中本科生組908件,研究生組690件,共有6386學生報名參賽,報名人數和參賽規模創曆屆之最。參賽報名作品覆蓋金屬材料和表面改性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充分展示了在校師生在材料熱處理領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為進一步推動我國金屬材料及表面改性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

本次大賽,不單單是一場技能與智慧的較量,更是一次教育理念與實踐深度融合的盛會。其核心宗旨 “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學”,深刻彰顯了教育創新與人才培養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通過這一平台的搭建,參賽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錘煉與提升。他們在激烈的比拼中,不但掌握了更為紮實的專業知識,還學會了如何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Baidu
sogou